創業開公司第1步:你需要一個好會計,會計師推薦怎麼找?

開公司第一步,需要一個好會計,分析你的營收與支出,幫助你了解損益狀況與現金流,規劃公司的稅務結構,避免不必要的稅負與罰鍰,在公司成立初期提供制度選擇建議:有限公司、股份有限公司、行號或合夥制?協助申請開戶、營業登記、勞健保、補助案等實務事宜,提醒你報稅時程、繳稅義務,避免遲報遺漏造成損失。

創業初期,許多人對「會計」的認知是:記帳、報稅、年底結算。但實際上,一位好的會計,不只是幫你填表格的人,更是你事業發展的重要智囊團。尤其是一人創業者、剛起步的工作室,沒有財務部門與法務支援,會計常常成為你理解商業世界的第一個關鍵角色。

你以為的會計 vs. 真正的會計

很多人以為會計只是幫你報稅、記帳,其實專業的會計會協助你:

  1. 分析你的營收與支出,幫助你了解損益狀況與現金流
    創業初期最容易忽略的是「實際盈虧」。你可能賺了10萬元,卻不知花了12萬元。會計能幫你建構清楚的收支分類,從每月流水帳到年度損益表,協助你看清什麼業務最賺錢、什麼項目最耗錢,是否還能撐下去。更進一步,會提醒你保留週轉金、注意現金流入與流出時間點,避免出現「帳上有賺錢、手上沒現金」的窘境。
  2. 規劃公司的稅務結構,避免不必要的稅負與罰鍰
    不同營業額與產業別,適用的稅制可能不同。會計能幫你選擇「核實課稅」或「查定課稅」;評估是否適合加入小規模營業人、營所稅節稅方案,甚至協助你計畫合法避稅(如購買可列舉成本、善用費用分攤)。此外,錯過報稅或報錯內容會導致罰鍰與稅務查核,一位細心的會計能幫你降低這些風險。
  3. 在公司成立初期提供制度選擇建議:有限公司、股份有限公司、行號或合夥制?
    剛創業時,常會有一個問題:「我要成立什麼型態的公司?」會計會根據你的營業內容、預估營收、人數與未來發展路徑,建議最適合你的制度。像是「有限公司」適合中長期經營、有風險控管需求者;「行號」適合年營收不高、個人接案者;而「股份有限公司」則較適合預計未來募資、股東分潤的團隊。
  4. 協助申請開戶、營業登記、勞健保、補助案等實務事宜
    公司剛成立時會遇到各種行政流程,包括統編申請、銀行開戶、報名健保、投保勞保、營業稅登記等。這些流程繁瑣、規定繁多,若自行處理,常因不熟悉而來回跑數次。會計可協助你完成各項登記程序,節省時間與錯誤成本。更進一步,部分會計也會主動告知有哪些政府補助計畫可以申請,協助你準備所需文件。
  5. 提醒你報稅時程、繳稅義務,避免遲報遺漏造成損失
    每年報稅不只是五月的所得稅,還包含營業稅(每兩月申報一次)、營所稅、扣繳申報等。若不清楚時程,遲報或未報會被罰款,甚至造成信用紀錄不良。會計會為你設立提醒系統,定期申報、結算,確保公司在稅務上合法合規,沒有後顧之憂。

一位願意解釋制度、協助你成長的會計,不只是事務處理者,更是你的財務顧問。

為什麼「自由工作者、一人創業者、小型工作室」更需要會計?

當你是自由工作者、創業初期的斜槓族或接案者時,會面臨許多財務與行政問題,以下是四個最常見的困擾,也正是會計可以解決的關鍵:

  1. 收入不穩、入帳混亂,難以盤點利潤
    案源不固定、每月收支差異大,是許多一人創業者的常態。今天接到兩萬,明天沒案子做,月底才發現錢都花完了。會計能幫你做收支整理,透過分類帳、現金流報表,讓你清楚知道哪裡賺得多、哪裡花太快,協助你做出調整與預備。
  2. 忙著跑案子,卻沒時間處理報稅、帳務
    自己當老闆,等於什麼都要管——但時間精力有限,常常優先處理客戶需求,卻忽略報稅時程與資料整理。會計就像你的後勤部隊,確保申報準時、資料準備齊全,讓你專注在核心業務而不因行政問題焦頭爛額。
  3. 現金與信用卡收支分不清楚,容易混淆私帳與公帳
    用私人帳戶付業務支出、客戶轉帳進個人帳戶,是許多新手創業者的常見做法。雖然一時方便,但時間一久容易造成帳目混亂、稅務模糊,甚至在需要報稅或查帳時陷入麻煩。會計能協助你建立獨立的收支系統,甚至建議設立公司帳戶、公私分明,有效降低風險。
  4. 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報稅、開發票、扣繳稅款等義務
    一人創業初期最常問的問題是:「我這樣要不要報稅?需不需要開發票?要不要幫對方扣繳?」每個產業、金額、案件型態的規定不同,沒有人可以直接給你標準答案,但專業會計可以根據你的實際狀況做正確判斷與建議,避免因誤會或誤報而受到罰款或追稅。

這些情境若無專業協助,很容易衍生稅務風險,也無法累積財務紀錄。試問,如果你未來想借貸、申請補助、參加政府計畫或募資,卻拿不出任何正規帳冊與報表,怎麼說服別人相信你是一位「經營者」?

挑選適合的會計師或會計事務所?找會計師推薦。

你不一定要選擇最便宜的服務,但一定要選擇最懂你的會計。 以下是幾項評估建議:

  1. 有無服務過自由接案者、小型工作室或網路創業者?
    每種創業型態的財務需求不同。一位曾經處理過自由工作者、創作者、網路店主或設計工作室的會計,會更熟悉「小規模、高彈性」的經營特性,也更理解接案收入、斜槓型收入如何報稅與核列成本,能給出實用建議,而不只是套用大公司模板。
  2. 是否願意主動說明報稅與記帳流程?
    如果你是財務新手,會計若只處理代辦,卻從不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報、不教你看懂財報,長期下來你對經營還是模糊。真正專業的會計會視你為合作夥伴,願意教你如何整理收據、分類支出,甚至安排定期簡報、回顧你的經營數字。
  3. 能否幫助你建立收支紀錄、提供簡易財報?
    每月的報稅不是唯一重點,建立「財務視野」才是關鍵。好的會計會主動整理收入來源、支出類型,協助你建立簡單易懂的損益表、現金流表,讓你能判斷每月是否賺錢、現金是否足夠,逐步進入經營者思維。
  4. 有無提供雲端系統(如線上收據、記帳、即時對帳)?
    若每次報稅都要傳紙本收據、對帳單,效率低又容易出錯。現在許多會計事務所會提供雲端服務平台,讓你用手機就能上傳發票、查詢帳務、對帳記錄,讓財務溝通更快速、即時、減少誤會。
  5. 可否協助報名補助、了解最新稅務政策?
    每年政府針對創業者、小商家會推出各類補助、貸款與減稅方案。會計若有主動關注這類政策,能為你把握機會爭取資源,甚至提醒你哪些行為可能影響補助資格,協助你在合法範圍內最大化利益。
  6. 收費是否透明,有無綁約條件?
    好的合作關係需要清楚的價格與規則。記得詢問:每月收費包含哪些項目?報稅、報勞健保、申請補助是否額外計費?是否需綁約或預付?避免遇到臨時加價、收費不清等爭議,才能安心長期合作。

創業初期不懂沒關係,但找一位能讓你「越來越懂」的會計,會讓你每年都進步。

一人創業要不要找會計,常見迷思與誤區

很多人會說:「我還沒開始賺錢,不需要找會計。」但這正是盲點。會計的角色不是在你賺很多錢時才出現,而是在你從零開始時,就幫你打好財務基礎。就像建房子,圖紙打不好,再豪華的裝潢也站不穩。

同樣地,也有人說:「我可以自己記帳、用 Excel 就好。」如果你清楚了解報稅規範、扣繳規定、可列舉成本的類型與稅務抵減,那當然可以自己來。但大多數創業者會發現:比起處理帳務,你更該花時間去開發產品、服務客戶、打造品牌。

小結:會計不是支出,是你最早的投資人

在創業的前一公里,你可能會為一個 logo 花五千元,為網站設計花兩萬元,為廣告投放預算緊張。但很多人忽略了:一位好會計,是能陪你走過創業前中後期的人。他會幫你看清楚錢的流向、避免不必要的稅負、讓你有能力判斷商業決策的可行性。

創業不是靠衝動,而是靠結構。從理解數字開始,你會更知道如何穩穩走下去。

延伸閱讀:成立工作室&公司行號,這2種該怎麼選,差異比較一覽表!

部落格頁尾
部落格頁尾

GUDO 總編輯
GUDO 總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