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從技術工作者,成為真正的團隊經營者

本來我們的店就是完全依賴我們的「技術」,上完課後,我們兩個才在課堂中,認真開始探討適合我們店的標準流程、品牌文化、成長系統...等等,越建立就越有概念。
這樣規劃、執行完後,我覺得我有真正的感受到,「我們的事業有自己的生命力」。
這些在實踐中學到的東西,還有在討論中得到的啟發,真的會成為你創業路上最寶貴的養分。

Sandy & Winnie|美容美髮服務合夥人


GUDO小編:先請你們簡單介紹一下創業狀況?
Sandy:
我們兩個是美髮科系的同學,畢業後在不同的店工作了幾年,後來決定一起出來開店。我負責剪髮造型、庭萱專攻染燙護理,想說憑技術應該就能做得起來。

Winnie:
對,我們那時候真的很單純,覺得手藝好客人就會來,店自然就會賺錢。結果開了一年多才發現,會做跟會經營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。我們的客人是有在增加,但錢也沒有賺比較多。
GUDO小編:兩位最初為什麼會決定報名【B.O.S.S.學習營】?
Sandy:
算是現實所逼吧?剛好有人轉發給我們,我們看到「怎麼讓事業『自己運轉』」的關鍵字,就馬上報名了(笑)。

Winnie:
那時候我們每天朝九晚九,週末更忙。客人預約算是滿檔,但我們因為彼此都太忙了,脾氣開始越來越差。而且有一次我們算帳,發現忙了一整個月,扣掉店租、材料、雜支,我們兩個人分到的前沒有比當員工的時候多多少。後來我們就認真討論了這件事,想說,要是哪一天「其中一個人突然倒下了,店就等於運營不了了。」這種完全依賴我們兩個人的經營模式,根本不可能持續。
GUDO小編:課程中有沒有哪個觀念特別打中你們?
Winnie:
主要就是「讓店自己運轉」的部分吧。本來我們的店就是完全依賴我們的「技術」,上完課後,我們兩個才在課堂中,認真開始探討適合我們店的標準流程、品牌文化、成長系統...等等,越建立就越有概念。

Sandy:
而且講師會依據我們的現實狀況還有未來發展計畫,給出很實際的建議,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很有幫助!當時連我們計畫的「團隊擴張藍圖」也一起思考進去了。這樣規劃、執行完,我覺得我有真正的感受到,「我們的事業有自己的生命力」。
GUDO小編:現在,你們從2人變5人,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轉捩點嗎?
Sandy:
我覺得是我們第一次辦內部訓練的時候。我們把所有的服務流程都明確的列出來,從接待客人到清潔整理,每個步驟都標準化。然後用課堂上學到的 KPI 設定方式,追蹤每個人的進步。
我們告訴自己,自己不只是在『用』人,而是在『培養』人。只要不違反核心的SOP規範,我們會多給同事發揮的空間。
GUDO小編:你們覺得現在的自己,和一年前最大的不同是什麼?
Winnie:
心態完全不一樣!以前我們就是技術工,覺得把頭髮做好就是全部。現在我們會思考怎麼讓整個團隊發揮得更好,怎麼創造更好的客人體驗,怎麼讓每個人都能成長。

Sandy:
對,我們從『職人』慢慢轉向『領導人』。雖然還在學習,但已經不再只是靠勞力換收入。現在我們有系統、有方法、有團隊文化,比較有餘裕思考未來要怎麼發展。

Winnie:
而且最重要的是,我們開始有週末了!現在店裡有完整的班表制度,我們也能偶爾放個假,不用擔心店會亂掉。
GUDO小編:如果有其他人跟你們一樣,是技術出身、但想經營一個更穩定的事業,你們會怎麼建議?
Sandy:
千萬不要再靠硬撐。我們以前也覺得技術好就是一切,客人滿意就代表成功。但其實技術只是基礎,真正讓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是管理和經營能力。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才明白這個道理,希望其他人不要像我們走這麼多冤枉路。

Winnie: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建議是,一定要多向外拓展,主動去認識其他創業者。我們在課程中認識了很多「同為創業努力的同儕」,雖然大家都在不同的服務業領域發展,但都有共同的美好目標。這種跨領域的交流激盪出很多我們自己想不到的火花。

Sandy:
這些在實踐中學到的東西,還有在討論中得到的啟發,真的會成為你創業路上最寶貴的養分。一個人埋頭苦幹真的太孤單了,有一群人一起共學共創,不只學得更快,走得也更順暢。

jenny_chiu
jenny_chiu